善泰健康后台管理

肠菌移植疗法,让50岁肝硬化患者重获健康!
2023-08-23

曾先生今年50岁,按理来说这个年龄的男子身体状况不说强壮,至少也是面部红润有精神气的,李先生却十分反常,瘦骨嶙峋,面相消瘦,像是一颗即将干枯的树木。

 

据了解,曾先生患有乙肝已经20余年了,最初的那段时间他谨遵医嘱,积极治疗、按时复查,忌口和注意休息,那段时间转氨酶正常、病毒量低于正常值下限,可想要达到临床治愈水平,e抗原必须降下去,坚持治疗了几年后,e抗原仍然还在。由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仅曾先生妻子一人工作,并不能支撑家庭的周转,家里的重担让他不能继续治病,从那之后便慢慢的很少去医院了,也没有检查,更不知道这十几年里病情发展的程度。

 

直到去年,曾先生经常会出现身体虚弱、疲乏无力的症状,大便不畅不成形,排便困难,肝区疼痛的症状也较之前加重,到后来已经无法自主下床活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曾先生整个人瘦的皮包骨,体重只有90多斤,每天吃得也很少,基本上吃一点就会吐掉,肚子高高隆起像个孕妇,脸色暗黑无光泽,双下肢小腿水肿。这时曾先生及其家人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才来院检查,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很多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几乎都已经失去了希望,除非进行肝脏移植,否则几乎只有等待死亡,肝脏来源微乎其微,即使能移植还有排异的可能。在知道了这个结果后,曾先生也是心如死灰,那一刻他已经决定放弃治疗,然而过了几天,事情迎来了转机。

 

当时善泰健康正与曾医生就诊的医院开展肠菌移植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曾先生的主治医生联系到了他,问他现在有一个机会,愿不愿意试试,曾先生当即答应了,抓住了这一线生机。在了解到完曾先生的情况后,善泰健康当即联合曾医生就诊的医院为他制定了肠菌移植联合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

 

在经过一个月的肠菌移植联合治疗后,曾先生的情况明显好转了不少,他告诉善泰健康医护人员,自己肝区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了,食欲也较之前增强了不少,大便规律、通畅成型,体重也逐渐恢复正常,最重要的是已经可以自己下床走动了,步态轻盈,无乏力感,并且脸色红润有光泽,精力充沛,目前已经重返工作岗位,正常上班了。

 

【肝硬化】

 

我国是全球肝硬化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全球有各种肝病患者超过13亿,其中中国患者超过3.93亿,约占全世界肝病患者的30%。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据估算,我国每年约33万人死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是肝脏瘢痕形成(纤维化)的晚期阶段,由多种形式的肝脏疾病和病症引起,例如肝炎和慢性酒精中毒。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包括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如心功能衰竭、布-加综合征)、药物或化学毒物、免疫疾病、寄生虫感染、遗传和代谢性疾病(铜代谢紊乱、血色病、a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营养障碍等。另外还存在不明原因的肝硬化,我们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目前对于肝硬化常规有效的干预方法是肝移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供移植的肝脏来源有限,且器官移植的费用之高也令患者望而却步。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以保肝对症及预防并发症为主,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总体效果不甚理想,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肠-肝轴】

 

肠道菌群作为“新型虚拟代谢器官”,与许多器官的功能息息相关,而其中“肠-肝轴”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某些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分子可正向或反向地参与肝脏疾病的调控。

 

作为营养物质、细菌产物、毒素和肠道代谢产物的接受者和过滤器,肝脏产物会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而肠道菌群因素则会调节肝脏内胆汁酸的合成、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免疫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反应。肝脏和肠道菌群通过胆道、门静脉和全身介质形成广泛联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肠道菌群、肝脏、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之间紧密的沟通网络。因此肠道菌群是调节肝脏疾病的重要参与者,是“肠-肝轴”理论的核心内涵。

 

肠菌移植在肝病中的应用:

 

肠菌移植(FMT)是一种将健康供体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全面地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的治疗方式,用于重建或恢复部分肠道菌群稳态。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核心技术,除了针对肠道内疾病外,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肝硬化

 

有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人的肠道细菌组成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降低,而肠杆菌、肠球菌等有害病菌数量增多,并且病变越严重、肝功能越差,菌群失调越明显。

 

在一项动物试验中,FMT通过改变肝硬化小鼠的肠道菌群,重建了肝内免疫微环境,进而调节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来延缓了肝纤维化的进展。另外,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肝硬化和复发性肝性脑病患者,抗生素预处理后,口服胶囊进行FMT具备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此外,FMT重建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功能,患者认知功能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减少了肝性脑病的复发。

 

2)慢性乙型肝炎

 

有证据表明,肠道中的共生细菌可帮助塑造肝脏免疫力,从而帮助清除病毒。肠道菌群在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MT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种潜在的免疫调节疗法。

 

Ren等报道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继续抗病毒治疗期间,通过胃镜(鼻十二指肠输注的方式)进行FMT,每4周一次(1-7个疗程),5名参与者中有4人乙肝e抗原(HbeAg)转阴,对照组的13人继续呈现HbeAg滴度阳性反应(p=0.0002)。

 

3)酒精性肝病

 

临床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粪便菌群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炎症程度更高的患者Akk菌属丰度较低、韦荣球菌属丰度较高。酒精灌胃野生型小鼠可显著降低Akk菌丰度,口服Akk菌可恢复酒精诱导的Akk菌损耗,且Akk菌可治疗性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Philips等人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将FMT与三个对照组(类固醇、营养支持或戊氧基林)治疗重度酒精性肝炎进行了比较,但发现90天生存率的主要预后无显著改善(p=0.179)。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对于细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的调节作用,细菌代谢物可能是其驱动力。丁酸盐是一种短链脂肪酸,由肠道内各种细菌分解纤维产生。它增加了肠屏障的完整性,减少了通过肠膜的脂多糖的数量。小鼠实验中显示,丁酸盐的减少和通过肠膜的脂多糖量的增加导致NAFLD和胰岛素抵抗。一项人类中的研究也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FLD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且与肝脏中更多的脂肪含量相关。因此,将肠道微生物组纳入NAFLD治疗,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将有助于为这类疾病开发新的预防策略和精确的治疗靶点。

 

Craven等人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在21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NAFLD)中,移植健康供体的菌群相对于自体移植患者可显著改善小肠通透性。

 

5)肝性脑病

 

肝功能不全和(或)门静脉系统分流引起的血氨浓度升高是肝性脑病重要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可表现为性格改变、嗜睡、或昏迷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改变。由于消化道是氨产生的主要部位,因此肠道菌群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Bajaj JS的一项研究表明,肝性脑病患者在接受FMT治疗后,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在治疗后的5个月内,有60%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会因肝性脑病而再次住院,而接受FMT治疗的患者无人因此而再次住院。

 

【总结】

 

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是多种肝脏类疾病向不同阶段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对于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肠-肝轴”具有理论和实践基础,FMT在肝病的临床应用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有的研究显示FMT对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肝性脑病等多种慢性肝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FMT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疾病的方法,未来也将为慢性肝病治疗领域带来更多的机会,此外FMT亦是疑难重大肝病防治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640 (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