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泰健康后台管理

肠菌移植(FMT)在全球应用于85种疾病的治疗进展(一)
2023-08-04

肠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特定的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塑失衡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这是一种强有力的临床治疗手段,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进而调节肠道菌群产物代谢,改善临床症状,治疗肠道内外的多种疾病。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迅速,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科学肯定和推广。

 

筛选质量合格的健康供体是肠菌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

 

善泰健康首创采用赣南山区8-12岁儿童供体(注:相比于成人供体,儿童供体排异性低,肠道内菌群质量更为优质,以确保接受肠菌移植的患者能够达到最佳的疗效,取得有利的临床获益。)在赣州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山区儿童健康菌群供体库,建立了《人体肠道菌群移植供体标准》、《肠道菌群移植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成为肠菌移植行业内首家制定“企业标准”的公司。并且率先制定供体管理日志,实现肠菌移植供体规范化管理!

 

公司的肠道菌群移植项目凭借“大规模人群筛查”、“标准化肠菌制备”、“健康肠菌肠溶胶囊”等技术在业界保持领先。肠道菌群移植业务已进入全国30多家三甲医院,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疗效。

 

【肠菌移植可治疗85种疾病】

 

2022年9月,Chinese Medical Journal在线刊登了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Thomas J Borody教授联合撰写的综述长文,题为“Encyclopedia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85 diseases”,报道肠菌移植(FMT)在全球应用于85种疾病的治疗进展。

 

全文纳入2011-2021年发表的782篇文章,将FMT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研究进行分析,并将FMT在85种特定疾病中的所有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分为八类,包括感染、肠道疾病、微生物群-肠道-肝轴、微生物群-肠道-脑轴、代谢性疾病、肿瘤学、血液病和其他疾病。

 

微信图片_20230804164756.jpg

 

 

(一)FMT与感染

 

(1)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感染(CDI)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医疗相关感染,其作为医院和社区感染性腹泻,尤其是伪膜性肠炎等相关疾病的重要病原体,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CDI患者的结局可从无症状的细菌定植状态到严重腹泻,也可进一步发展为中毒性巨结肠、肠道穿孔、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FMT已被证明比抗生素更有效地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难辨梭状结肠杆菌。包括随机临床试验在内的多项研究,已经表明FMT在对抗复发性和难治性CDI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在一项对37项研究的回顾显示,FMT在治疗CDI的有效率达到88%到92%。

 

最新研究发现,FMT可以显著改善CDI引起的腹泻等症状,而且降低复发率57%以上,效果很好,论文发表在权威的《柳叶刀》上

 

从2011年到2021年,全球共有超过10000名CDI患者受益于FMT。FMT已被扩大用于治疗儿童、老年人和怀孕患者的CDI。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FMT治疗CDI的3个月总治愈率为91.3%。值得注意的是,Elopre和Rodriguez报道了两例用FMT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复发性CDI。

 

(2)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MDROs可以在脆弱的病人体内定植,进一步导致全身各类型感染,且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因此MDROs是医疗护理面临的一项严重威胁。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报告显示FMT可用于根除MDROs的定植。

 

2015年,Crum-Cianflone等人报道了一例利用FMT治疗复发性CDI的病例,成功根除了几种MDRO的定植。根据Lee等人的研究,1个月(40%对0%)和3个月(28.6%对11.1%)内MDROs的总体阴转率在FMT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3)泌尿道感染

 

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s)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主要包括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等,通常伴有菌尿和脓尿。常见于育龄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它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发性常见病,目前已影响了全球超过1.5亿人口,其高复发率和日趋严重的抗菌药物抵抗正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重大负担。

 

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了肠道菌群与细菌尿和尿路感染的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该研究证实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丰度的增加与相应生物体未来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支持肠道菌群-UTI轴,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预防UTI的潜在新策略。

 

在一项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UTI的频率明显下降,从之前一年的中位数4次(范围3-7次)下降到FMT后一年的1次(0-4次)。Biehl等人也报道了一名肾移植受者因复发性UTI而成功接受FMT治疗。

 

(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近年来,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众所周知,抗生素在与细菌性疾病的斗争中可所谓功不可没,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和改变肠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很多人在服用抗生素后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这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严格地讲,AAD指的是与使用抗生素有关,且又没有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腹泻。

 

AAD的发生主要是肠道内正常菌群被破坏,导致肠道代谢功能及抗病原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腹泻,因此恢复肠道内环境是AAD的重要治疗措施。多项研究显示,FMT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缓解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治疗因抗生素治疗导致的严重肠道菌群失调中,包括多次复发的艰难梭菌腹泻,均具有一定作用。

 

Min Dai等学者在《Critical Care》上发表了一项关于AAD患者接受FMT治疗的研究结果。学者将18例接受了33次FMT治疗的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分析。

 

结果显示:18名重症患者中,86.7%的患者腹泻得到改善,69.2%的患者腹胀改善,100%的患者腹痛改善,50%的患者便血改善。治疗期间,没有肠道菌群移植相关的感染、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本研究初步显示了FMT治疗AAD的安全性,同时揭示了FMT治疗在这些患者中的潜在治疗作用。

 

(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疾病,对世界人口产生了破坏性影响,成为自1918年流感大流行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健康危机。自2020年3月11日被世卫组织宣布为全球大流行以来,该病毒持续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经过多年的钻研与实战,全世界科研作者对这一“顽固”病毒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不断开发出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2020年4月,善泰健康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分院开展了FMT在新冠肺炎上的临床研究,该临床研究项目成果于2021年1月7日在国际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临床护理杂志)正式发表。此成果标志着全球首个将FMT应用于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干预的临床研究项目取得成功。

 

经为期一周的FMT干预、两周的随访观察及相关检测:5名患者的胃肠道紊乱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4名患者疲劳感、情绪低落、焦虑或睡眠障碍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对肠道菌群16SrDNA检测结果发现,志愿者的肠道菌群多个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肠道菌群达到平衡状态。

 

研究结果认为: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以影响新冠感染患者的免疫与微生态,应用FMT可助力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缓解新冠出院患者后遗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6)其他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病原体,也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较高。

 

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Hp很难自然根除。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抗生素为主,能够根治Hp的方法主要为三联或四联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Hp耐药性逐渐增强,根除Hp感染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且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正在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困难挑战。

 

2020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FMT恢复肠道菌群来逆转Hp的定植,从而达到根除Hp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32名FMT治疗的Hp阳性患者中,经移植后随访,有13名完全治愈,根治率达40.6%。该研究提供了FMT治疗螺旋幽门杆菌感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证据,相信假以时日,肠菌移植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潜在机制将在更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未来或许可以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优选之一。

 

(二)FMT与肠道疾病

 

(1)便秘

 

便秘,是困扰很多人的毛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有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且女性高于男性,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22%。长期便秘会引发肤色暗沉、长痘、长斑等皮肤问题;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加重肥胖;导致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减少以及拟杆菌、梭菌和肠杆菌的增加。这些变化可能通过改变肠道中可获得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数量和肠道代谢环境,影响肠道蠕动和肠道分泌功能。

 

有研究发现,高含量的拟杆菌、克雷伯氏菌可能是导致便秘发生的原因,而高水平的普雷沃特氏菌,酸氨基球菌和丁酸杆菌可能是治愈便秘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便秘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胆汁酸、短链脂肪酸、5-羟色胺和甲烷等代谢产物的产生,促进便秘的改善。

 

2016年,Tian, Hongliang等学者在《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一项研究,评估了FMT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表明:这是一项初步研究,但能证实使用FMT治疗便秘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症状。

 

2018年,Xueying Zhang等学者在《Science China》上发表一项研究表明,FMT联合可溶性纤维补充剂,可长期有效治疗便秘。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特点是以腹痛、腹泻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缓解,常伴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改变,腹泻和便秘可能交替出现,但缺乏可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按照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我国以腹泻为主型多见。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比例与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IBS的发生发展。

 

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子刊《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上的文献首次报道了运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使用FMT治疗IBS有效。研究共纳入83名IBS患者,随机分为FMT组(55人)和安慰剂组(28人),结果显示,FMT组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为6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43%)。

 

2020年发表在《Gut Microbiota》上的一项临床研究对比了不同剂量FMT对IBS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分别给予IBS患者60 g FMT、30 g FMT和安慰剂,结果显示,IBS症状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89%、77%和24%,接受了高剂量FMT治疗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抗疲劳方面有更明显的改善,而且其肠道菌群组成,相比于移植前也发生明显改变。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简称溃结。是以腹泻、腹痛、便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病变主要局限在直肠、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因其病情极易反复,迁延难愈,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有癌变倾向,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被称为“绿色癌症”。

 

2021年,中国学者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上的文章阐述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功能菌株方面,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减少,产肠毒素的肠球菌和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则增加。肠道菌群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其代谢产物水平,继而引发UC。

 

早在1988年,澳大利亚消化病中心托马斯·布罗迪(Thomas Borody)教授利用FMT治愈了一名对其他药物无效的UC患者。第二年,布罗迪团队又用FMT疗法对59位患有便秘、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回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0位患者得以痊愈,另有9位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2021年,国内团队发表研究,选取了200例UC患者,进行结肠途径FMT治疗。20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成功率100%),手术操作时间为5.3~13.8min,平均9.74±2.36min。

 

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出,FMT疗法对UC展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4)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

 

这种疾病诊治复杂、反复发作、病程长、难根治,成为当代消化医学的难题和社会问题,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也被人号称“不死癌症”。

 

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被认为可能是CD的诱发因素之一,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CD患者的肠道生物丰富度及多样性明显降低,特别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且随着CD的病变部位、分型、分期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最早的CD肠菌移植案例追溯到1989年,报告显示一名患者在接受FMT后4个月内症状有所改善。

 

此外2022年,一项发表在《Microbiome》上一篇关于FMT治疗CD的实验报道显示,在实验中,八名罹患CD的患者在接受了FMT后,内镜检查严重程度指数明显下降,且CRP值不增加,而对照组内镜检查严重程度指数上升,且CRP值增加,表明FMT对于缓解CD有效果;另一项随机研究也调查了FMT在CD中的使用,结果指出在接受FMT后9名患者中有5名(56%)病情得到缓解。

 

(5)其他肠道疾病

 

2014年,FMT首次被利用于治疗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并取得了积极的临床反应。多项研究报道,FMT后分流性结肠炎的症状得到改善。也有报道称FMT对治疗微小结肠炎、胶原性结肠炎和复发性憩室炎有积极的治疗作用。Zheng等人报道,FMT减少了非侵蚀性反流病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依赖。

 

在一些报告中,FMT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FMT也被报告为有效治疗慢性肠道假性阻塞、肠道发酵综合症和D-乳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