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泰健康后台管理

藏在抑郁症背后的秘密——肠道菌群
2023-02-03

 

“生活越来越平淡,饭菜也不再可口,外界的一切好像都与我无关,我只能过完一天,然后躺在床上,希望夜晚长一点。”

抑郁症,这三个字太过沉重,有的时候甚至会压上生命的重量。

 

 

【长期和抑郁感相处是什么感觉】

 

觉得空虚,感觉不到任何情绪。

 

生活对他们而言好似梦游,他们足够清醒到可以与人交流,但同时感觉生活并不真实,就像在做梦一样毫无意义,活得如同自己生活里的“局外人”。抑郁者容易对负面事件穷思竭虑,在一些负面事件上纠缠不清,把这些在记忆中长时间固定下来,不时鞭打着内心深处的自己。

 

心理学理论认为,抑郁者内心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他们无力帮助自己,因此厌弃自己。他们厌弃自己,因此拒绝求助,他们拒绝求助,又进一步的增加无力感和厌弃感。他们更容易在自我封闭中走向轻生。有亲历者是这样描述抑郁症的:“这只大蒸笼里透不进一丝风,而人也无法从中逃脱。”

 

 

【抑郁症的治疗方向】

 

 

抑郁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既有可能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引起,因此治疗也就相对复杂,不是随便吃抗抑郁药物那么简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影响大脑活动和行为。它们或许是抑郁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牵牵绊绊 -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抑郁症患者较健康人有着更高的肠道与消化疾病发病率。科学家们由此出发展开了大量研究,试图厘清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的肠道菌群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的文章,调查了荷兰鹿特丹研究队列中1054名参与者的粪便微生物组多样性和组成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并在一个阿姆斯特丹队列的1539名受试者中验证了这些发现。

 

 

640 (1).png

 

 

结果表明,13个微生物分类群与抑郁症状的关联。这些细菌已知参与了谷氨酸、丁酸、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这些都是抑郁症的关键神经递质。为了证明肠道菌群确实可以引起抑郁,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因而招募了34位重度抑郁患者和33位健康对照,将他们的肠道菌群样本处理后,通过管饲法移植到大鼠消化道中。来自抑郁症患者菌群在大鼠中引发了快感缺失、焦虑症状、色氨酸代谢失调等典型的抑郁症生理和行为变化。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特定的菌群组成确能诱发抑郁症状。

 

 

【疗法探索】

 

 

要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抑郁,补充益生菌、肠菌移植(FMT)或是两种可行的方法。

 

- 益生菌 -

 

有证据表明,每天摄入益生菌补充剂对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焦虑和认知有积极作用。益生菌对焦虑症状的影响可能最为显著,而焦虑症状通常与抑郁症并存。

 

一项系统性综述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益生菌治疗可通过增加5-羟色胺的可用性或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来改善重度抑郁症相关症状。益生菌作为一种新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可能会对那些寻求抗抑郁治疗的人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减少与典型抗抑郁治疗相关的羞耻感、潜伏期和副作用。

 

- 肠菌移植 -

 

实验证实,将抑郁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中可导致抑郁行为,同样,将其移植到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中也出现了抑郁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细胞中NLRP3的基因水平增加,这是一种抑郁症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介质,在抑郁症动物中可以被激活。反过来,实验人员将小鼠的NLRP3基因敲除,与其他小鼠相比,它们的抑郁行为有所差异,并且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也有显著改变。进一步的研究中,实验人员收集敲除抑郁症基因小鼠的粪便细菌,移植到抑郁症小鼠的肠道内,发现抑郁症状明显改善。

 

【结语】

 

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主要以药物干预为主,以心理治疗和电抽搐治疗为辅,但未取得理想效果,迫切需要研究新方法来对抗抑郁症。越来越多的研究不断证实,看似相隔甚远的肠道菌群和大脑能通过神经调节、免疫信号、代谢产物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方式相互沟通,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对治疗抑郁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