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泰健康后台管理

尼古丁遇到劲敌,肠道菌群再立新功
2022-10-28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众多烟民给自己吸烟所寻找的“正当”理由,似乎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可以随着燃起的烟雾散去。对于不抽烟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在那一口“深深吸入,又缓缓吐出的烟雾”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魔力。而这种致命的“魔力”其实就来自于尼古丁。一口烟入喉,只需10~20秒的时间,香烟中的尼古丁就可以进入人体血液,通过循环到达大脑部位,并且刺激到中枢神经系统,诱导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惬意、放松、愉悦的心情,是造成吸烟成瘾性、依赖性的罪魁祸首。

 

【入口的每一口烟雾都带着毒】

 

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每年有100万人因烟草或二手烟而失去生命。这小小的烟头,背后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据调查,香烟燃烧时能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 可导致肺癌、喉癌、膀胱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还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近年来多项流行病学证据显示,长期吸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SH)的进程密切相关。

 

发表在《柳叶刀·临床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早戒烟可以远离28种疾病。但由于尼古丁具有强大的成瘾性,以及戒断会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不同症状,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究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640 (5).jpg

 

【新发现:神奇细菌有效降解尼古丁】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的题为“Gut bacteria alleviate smoking-related NASH by degrading gut nicotine”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人体内存在能够降解尼古丁的肠菌,对于加深理解吸烟危害、开发相应靶向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640 (6).jpg

北京大学姜长涛团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ank Gonzalez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虞朝辉团队、复旦大学李洋团队以及温州医科大学郑明华团队共同合作发现,吸烟时尼古丁会积聚在肠道中,而肠道内的解木聚糖拟杆菌(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可以有效降解尼古丁,并改善吸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研究团队测试了来自30名吸烟者和30名非吸烟者的粪便和血清样本,发现在吸烟者的肠道黏膜组织中检测到更高水平的尼古丁积累,同样在小鼠模型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这种积累在小鼠模型中被发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比较无菌小鼠(没有任何微生物)和那些预先特化肠道菌群的小鼠,发现无菌小鼠肠道中尼古丁水平更高,说明特定肠道菌群或可调节尼古丁水平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小鼠的菌群,寻找携带有尼古丁分解酶基因的菌株,最终发现解木聚糖拟杆菌能够降解尼古丁,并且,植入了解木聚糖拟杆菌的小鼠身上脂肪肝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尼古丁衍生的分解代谢物HPB有望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来评估患者肠道微生物介导的尼古丁的分解代谢速度。该研究阐明了尼古丁通过肠道—肝脏对话加重非酒精性肝炎的分子机制,并揭示了肠道共生菌在尼古丁诱导非酒精性肝炎中的关键保护作用,为吸烟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干预提供了新靶点与新策略。

 

吸烟,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对于健康的危害不胜枚举,但由于尼古丁导致的烟草依赖,戒烟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而随着近年来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肠道微生物能够降解尼古丁的这一发现,对预防和治疗吸烟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吸烟相关疾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肠道菌群,是与人类互惠共生的伙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菌移植也已在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目前,肠道菌群中还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亟待去深入研究,探索调节宿主的微生物及其衍生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对未来众多疑难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